
想不到距離上次寫部落格已經超過一年了,應該要把網誌標題改為「寫網誌是一種自我實現」XD
這一年期間持續過著忙碌的生活,除了持續著各式各樣的企劃專案之外,
和CCH交往不長也不短(4年)的我們,竟然也在百忙之中結婚了!
在這裡首先感謝雙方家長的開明,
讓我們幾乎可以從心所欲的籌備婚禮想要的形式,同時省去諸多(我們認為不必要的)繁文褥節、
還有擇日的命理師傅,幫我們算了二個好日子,以及不會很機車的禮俗時辰,
光以上二點,就讓我們籌備起來輕鬆許多
本篇分享超級自助(克難)的自拍婚紗經驗分享,
不擅構圖與影像處理的CCH只有當人型立牌(畫面構圖的對焦點)與長工(開車、扛器材)的份兒,
其它從拍攝構圖、影像後製到排版輸出,全部我自己來 XD
使用器材為:Canon 70D + Sigma 17-50,搭配腳架與搖控器
全程皆於自然光下拍攝,部分照片採相機內建閃光補光,
無其它外閃規劃(因為沒有多餘人力和財力可以用了Q.Q)
拍攝時間為:2014年5-6月期間,
簡單心得與經驗談,分享給也想要純自助的你們 ^^
前置作業:以喜歡的構圖與相片氛圍來決定拍攝條件
大概花個1~2個星期的時間,把喜歡的婚紗相片氛圍、構圖匯整起來,
在多看多想的過程中,就能慢慢發覺自己對哪一類型的構圖、風格、色彩、造型有偏好,
依此來決定造型、鏡頭焦段、後製色彩等,
另外在拍攝作業進行時,手邊也可以帶一份先前整理起來的婚紗參考照片,
避免自拍時腦袋空白的動作沒梗 XD
(但話說,婚紗照不外乎就是:互看、看左邊、看右邊、看鏡頭這幾種差異啊哈哈哈)
拍攝時間:清晨與傍晚,追逐光影最佳時刻
自拍婚紗少了後天打燈補光的優勢,
在遇天候不佳、光線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很難拍出理想的照片
![]() |
▲拍攝條件:下午陰天,多雲無陽光,無閃光(帶了閃光燈但情急之下沒用上) |
非常建議一定要在天氣情況良好的情況下進行拍攝,成功率會高出許多,
在時間選擇上,建議以清晨至上午時段(6:00-11:00)為主要拍攝時間點,
一來是這個時段的光線條件本身就很優(清晨斜射光→上午順光),
只要構圖與對焦OK,要拍出有氛圍的照片不是難事
![]() |
▲拍攝時間:上午10:30,晴朗-多雲,無閃光,50mm,中央偏重平均測光 |
![]() |
▲拍攝條件:上午8:40,晴朗多雲,無閃光,50mm,中央偏重平均測光 |
至中午時段之後,溫度會逐漸升高,需要把體力與氣溫的忍耐度考慮進去,
且光線條件(頂光)相對來說也沒那麼好
![]() |
▲拍攝條件:中午12:10,陽光在人像後方,故以內建閃燈補光,17mm,中央偏重平均測光 |
個人比較喜歡清晨-上午時段拍攝,
雖然我是個晚睡晚起的人,但是清晨光線與氛圍的魅力實在是大過於一切啦!
而且在上午拍,比較沒有光線逐漸消失的壓力 XD
拍攝地點:無人地段,協助你放鬆心情,投入拍攝
拍攝地點的選擇其實見仁見智,著名地標通常人很多,私房景點要看你找不找得到,
通常第一次自拍婚紗,緊張與手殘是免不了的,
這時候選擇人少的地段,可以幫助你放鬆心情,更快地融入拍照情境裡,
「人少地段」定義包括:
(1) 冷門時段(如清晨)的著名景點,
(2) 罕為人知 / 或冷門的景點,
(3) 自宅房間白牆
要製造簡易棚拍的方式,可以靠家中的白牆與適當照明完成,如下圖所示:



通常在自家拍是心情最易放鬆的狀態,二個人可以盡情拿搖控器拍到夠,完全不怕有人路過或側目!
外拍的部分只要是在戶外的公共空間,一定就會有人往來,只是人潮量多或少的差異,
所以要在戶外大玩婚紗自拍,還是要有點恥度,克服內心的害羞感,
簡單來說,就是不要怕人看!
因為白紗本身就是注目度很高的衣著,再加上二個人自拍,
很容易變成目光焦點,我有遇過路人禮貌性詢問是否可側拍,或是主動說要來幫拍的 XD
![]() |
▲第一次自拍婚紗,緊張得不得了,恰好遇到一位熱心仁兄幫拍照片,這張照片也成為婚紗相本的封面照片 :P |
拍攝設定:廣角-標準焦段,帶出紀實寫真感
我自己比較喜歡帶景的人像,還有人景比例適中的寫實影像,
所以在鏡頭焦段上,選擇了可以把風景收納進來的廣角鏡頭、以及能夠呈現寫實感正常焦段,
自拍婚紗追求便利性與快速構圖,建議可以用變焦鏡頭來完成,
這裡使用了 Sigma 17-50 F2.8 這顆鏡頭,便利性和成像力兼具,個人很喜歡
![]() |
▲ 17mm焦段表現,以大樹下的兩人帶出自然清新的視覺感 |
![]() |
▲50mm焦段表現,以人像為主題的拍攝 |
拍攝時,請作為人體立牌的另一半,站在理想的位置進行構圖,
構好圖,將對焦點定於人臉或想要強調的地方,
光圈大小視構圖與希望呈現畫面而定,
喜歡人物清晰景深淺者,可用大光圈;
若拍大景帶人,可以透過縮光圈達成畫面的銳利感,
測光可以平均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或平均測光模式為主
如果是追求視覺壓縮感或人像局部特色者,可以選用長鏡頭,
但在構圖上的便利性會不如廣角-標準焦段,
用長鏡頭自拍,構圖需要更精準,若走位偏了會非常明顯,因此失敗率也較高,
另外也必需考慮拍攝定位是否在相機感應範圍內的問題
造型衣裝:半正式造型,讓你穿著舒適、方便移動
在沒有幫手可以幫新娘補妝、拉/喬裙擺的情況下,
非常自助的自拍婚紗,在衣裝選擇上建議以「體積輕便、穿著舒適、易於走動」的款式為主,
例如澎裙或有拖尾等不便行動的款式,以及用料比較紮實的款式,就比較不適合:
▲ White by Vera Wang 2012年春季白紗,採A字型剪裁 Photo Credit:The Budget Babe |
▲Vera Wang 2015年春季婚紗,除左二之外,其它三件皆為大澎裙-A字剪裁。 Photo Credit: Vera Wang, Wedding Day |
▲緞面修身小拖尾的白紗款式,較適用於宴客場合 Photo Credit: Wedding Day |
造型的部分,其實只要新郎衣著帶有正式感,就很容易襯出婚紗照的感覺了!
男生的話,只要有一件西裝外套 / 外搭背心 就很容易營造正式感了,
CCH是個頗抗拒打扮的懶人,
所以就以 西裝外套+商務素色襯衫+牛仔褲+休閒皮鞋 打遍天下了
高瘦的男生,真的很推荐再加個西裝背心喔,整個帥氣度破表啊啊啊~
女生的話,輕柔的雪紡紗/蕾絲輕白紗都很適合,
以及地不拖尾、或是至腳踝的tea-length、半長的midi dress都很理想,
▲ 長度至小腿肚或腳踝的tea-length剪裁,復古俏麗 Photo Credit: Wedding Day |
自拍婚紗我選了一長一短的白紗,
一件是White by Vera Wang VW351000,單肩剪裁配搭垂墜式下擺,
帶出古典、優雅的希臘女神風格,雖非當季新款,但我就是愛它簡約氣質的設計啊!
![]() |
▲White by Vera Wang VW351000 實穿,搭配同品牌腰帶 |

但VW351000還是有小小拖尾,會使需要在相機前後兩邊跑的掌鏡新娘兒很忙碌 XD
所以興起了找另一件更易於行動的短白紗念頭,
因此選訂了這件高腰長度及小腿肚的蕾絲短白紗
![]() |
▲蕾絲短白紗單穿,攝於母校人行走道 |
![]() |
▲ 蕾絲短白紗單穿,攝於母校出入口附近車道,快門攝定好就開始跑小步拍攝 |
![]() |
▲ 蕾絲短白紗配搭衣櫃裡的原色單寧襯衫,照片攝於母校系辦公室,以茲紀念倆人混熟的起點 XD |
這件著裝輕便度與行動便利度都是100分,上面細緻的蕾絲花紋搭配立體剪裁我也好愛,
且搭配性很高,梳起包頭加短頭紗,就能帶出白紗正式感,
而加件原色單寧襯衫,則可以在正式和休閒之間營造恰如其份的混搭感;
於是乎很開心地穿著它在母校拍了整個半天,很滿意
(說到白紗忍不住多嘴聊了幾句……)
因為掌鏡人是新娘,實在沒力氣穿著高根鞋跑來跑去,
所以索性平常穿出門的勃肯涼鞋作為搭配,事後照片出爐,被我娘親嫌個半死
但我個人覺得別有一番隨性自在風格在,這才像我啊!哈哈
後製輸出:後天美感×影像批次處理軟體
有關專業攝影,除了拍攝作業的打燈技巧外,後製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個人喜歡自然清新、偏明亮的照片,
在色彩寫實跟適當調色之間,憑藉的往往是個人的視覺美感經驗,
因為跟photoshop真的很不熟,
也沒有要求非得把贅肉液化內推成完美無瑕的曼妙曲線、
或是將肌膚修成吹彈可破的蛋殼肌,
(其實平常上班累都累死了,實在沒那美國時間跟photoshop混熟啊啊啊)
所以用影像批次處理軟體調整明暗對比、色彩濃淡、影像銳化與色彩風格,
就完成了這整次的拍攝作業
後續就利用這些照片進行婚紗本線上排版與印刷了,這個部分留到文宣篇再簡紹吧!:D
(希望我有時間跟毅力持續寫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