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小說] 不知死,焉知生?--《別讓我走》讀後感(有微雷)

石黑一雄著,張淑貞譯,《別讓我走》,台北:商周,2006。
  
會讀這本小說,其實是出於偶然。這本小說前半部的寫法讓我看了覺得很沉悶,理不出什麼頭緒,直到連接著將第三章一口氣全部看完後,心裡竟有倒抽一口氣的感覺,一方面覺得很振撼,另一方面也為故事本身及結局感到心碎。整體來說,這還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小說,所以花了點時間將思緒整理、書寫出來。


以下心得有些微洩露劇情,請自行斟酌是否閱讀唷!

--
一、時空的流動性:敘事技巧所造成閱讀的難度

撇除閱讀心得不談,單純就寫作技巧而言,《別讓我走》多多少少讓我想起了所謂「意識流」這類的敘事手法,在本書可以看到,作者企圖透過散漫的、不斷交叉重現過去的追述方式,以呈現出主角對故友、舊事的懷念;讀者多少可以在這些宛如行雲流水般的口述方式中,感受到主角內心那股難以排遣的惆悵,因此,若是在一開始便帶著太強烈的問題意識閱讀本書,可能會感到很吃力。

詳細一點來說,本書是以複製人(在書中稱為「器官捐贈人」)主角凱西為第一人稱視角出發,跳躍著訴說著她與一同成長的摯友露絲、湯米的過去及現在。換言之,凱西的記憶是在時空中來回流動的,有時回到過往在海爾森求學的歲月,有時又將時間拉回到擔任看護的當下。乍看之下,她敘述的各個事件之間並無邏輯貫連的必要性,看起來反倒像是一篇又一篇獨立且不相干的流水帳,其中詳盡記載了那些被放大了的片刻,並且過份描摹自我及他人在當時的心路歷程。

讀者也許能隱約感受這些被「拼湊」起來、零散瑣碎的事件之間,有其「見微知著」的作用,然而卻也很難在其中抓出一條強而有力的線索/脈絡,加上過程所鋪陳的種種疑點不斷積累,很容易就使讀者消磨掉閱讀本書的耐性,要不是能耐著性子看到最後,恐怕不能瞭解作者如此安排的苦心。

另外,我認為另一個會造成閱讀的困難在於,作者在本書中刻意營造的語感。在書中段落間,常常出現「在那之前,我必須先交待這件事的背景」……如此一類的用詞,在輾轉地繞了很大一圈之後(又是另一項細微事件的再現),再回過來說「總之」、「我的重點是……」,導致讀者很難搞清楚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


二、《別讓我走》中的人文關懷:權利爭取與生死倫理

《別讓我走》一書分成三章,第一、二章描寫複製人主角凱西等一行人在海爾森學校及之後被分發的的共同回憶,第三章則是將先前的鋪陳的劇情一一收尾,爆點十足,行文的節奏至此才變得明朗暢快許多,讓人讀來有恍然大悟之感。

綜觀而論,我認為《別讓我走》是一部用了極少的推理及科幻為背景,並將故事主軸定位在人性情感(包含友情與愛情)之上的小說,它不但細膩地描寫出人的行為及情感的幽微面,更在書的結局提出了一個大哉問:我們應該如何定義「人」?

複製人是人嗎?你可以接受複製人有其自由意志及情感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是否覺得複製人的存在可能對你的生活構成危脅?又,在這樣的情況下,你允許他們的存在嗎?《別讓我走》對以上一連串的問題給了一個悲觀的答案--在各種自我利益考量之下,要落實真正的平等,幾近不可能!這突顯了一個帶有敵意的「我群/他者」的預設:我們將那些不熟悉的、或者基礎立場與自己不同的人排除在外,並將生活視為一個保衛戰;若我們不抵制、甚至攻擊他者,則自我生存的空間則可能因此受到壓縮。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做出防備。

但是,我們憑藉什麼能夠做出如此大膽且合理的推測,認為「他者」可能會侵犯了自我的生存空間呢?而我們又有什麼權利打壓「他者」發展的權利(力)呢?

另外,本書也提醒我們去思考「生命的終極意義為何」這樣的大議題;若我們以結果論的視角來看待人的一生,很難不去避免得到一個叫人失望的結論:若我們最終都將死亡,那麼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努力?在《別讓我走》中,所有出生自海爾森學校的學生們,從一開始便被教導是為了捐贈而存在,捐贈完成,生命便隨之結束。就算這些學生渴望自己的生命有其它的可能性存在,也是不被允許的事,命運早已註定,人生沒有其它可能。

在此,生命的價值透過限制而突顯其意義,在故事的最後,主角凱西終於和幼時一同成長的好友湯米確認了彼此的情感,雖然他們共同嘗試抵抗身為複製人最終必然走向死亡的命運,但最後仍究無力地宣告失敗。臨終前的湯米對凱西說:
「我常常想到這個畫面:某個地方的一條河,河的水流很急,水裡有兩個人,努力抓著對方,緊緊地抓住,但是最後水流實在太強,他們只好放手,各自漂流。就像我們兩個人一樣。真是可惜啊,凱西,我們一輩子都愛著對方,到頭來卻不能永遠在一起。(頁344)」
這是一句多麼令人心碎的話!《別讓我走》因而提供了一個使我們反向思考的命題--「不知死,焉知生」,如果我們沒有認真地思考死亡之於自己的意義為何,那麼,我們便很難知道該如何生活,才能活得有意義。萬物生滅,縱使最終我們必須與深愛的一切分離,但至少,請珍惜當下可以把握住的一切,別讓它輕易消逝。

1 則留言:

  1. 您好!我們是閱讀社群《Bukr 讀客》,在網路上看到您分享的這篇心得,很希望能將其分享至《Bukr 讀客》的粉絲團。我們會用連結轉貼的方式,若您覺得不適宜可以跟我們說,我們會立即移除。
    《Bukr》已經推出iOS版App,若您有興趣,也歡迎來我們粉絲團逛逛喔
    ^^ 謝謝!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bukrtw
    iOS下載連結>http://bit.ly/12shxnZ

    回覆刪除